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科技馆动态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时间:2018年02月0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字体:

 2月3日上午,“我们生活在南京”专家讲堂首讲《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在南京科技馆会议中心开讲。本期做客的专家是86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动物学家、中国鲸类学奠基人、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开亚先生,讲述白鱀豚的研究经历。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开亚先生

  现场座无虚席,大咖云集。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杨光,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馆长、浦口区中华虎凤蝶保护协会会长张松奎等专家大咖也加入此次盛会。观众里有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也有喜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和家长们,甚至还有从安徽、福建、北京等地专程赶来的自然爱好者。由于报名异常火爆,名额有限,我馆特别开放网络直播平台,更多观众通过直播弥补了无法到现场的遗憾。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开亚先生与观众交流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开亚先生与杨光会长交谈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观众请周开亚先生签名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现场座无虚席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网络直播同步开启

  周开亚先生从他与白鱀豚第一次相遇讲起:1956年,南京的渔民捕捉到一条死掉的“大鱼”,送给了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做成了标本。后来,当时的青年教师周开亚对这具标本的“身份”产生了兴趣,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是白鱀豚。周先生的发现打破了国际学界对白鱀豚只生存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的固有认识,并实地调查证明了长下游也有白鱀豚分布。于是在1958年,周先生发表了那篇“一生中最短的,但影响一生学术生涯的论文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先生回忆第一次与白鱀豚“相遇”的故事

  接着,周先生又讲述了70年代到80年代白鱀豚分布范围进一步研究、白鱀豚科的建立、原白鱀豚化石的发现以及白鱀豚野外考察经历,周先生用平和的语言介绍了一个不平凡物种的不平凡故事。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白鱀豚死亡原因解析

  遗憾的是,最终没能挽救白鱀豚消逝的命运。讲座的最后,周先生说,白鱀豚没有了,长江里还有江豚需要保护,而南京现在的江豚保护情况很让人高兴,感谢江豚保护工作者的付出,希望大家关注江豚,让江豚长久地在南京生存下去。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提问,与周先生交流关于白鱀豚、江豚的问题。“长江上地工程建设对白鱀豚、江豚有哪些影响?”、“白鱀豚是否可能还在某处存在?”、“怎么识别每只白鱀豚呢?”、“为什么鲸类搁浅很难成功救助?”周开亚先生一一做出解答。杨光会长也解答了一些有关长江江豚保护的问题。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观众提问

  观众中有许多小朋友,小朋友们也和周爷爷交流了几个小问题。周先生和专家们感到非常欣慰,表示保护长江江豚、保护生态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持续地努力,今天的孩子们对野生动物的求知和关爱,将成为未来的希望。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小观众提问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爷爷为小观众签名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与青少年观众和来自高校的观众合影

  “我们生活在南京”专家讲堂是“我们生活在南京——南京野生动物摄影科普展”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每月一期,邀请南京野生动物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主讲,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野生动物,唤起对大自然的关心和爱护。

《长江里的国宝——白鱀豚》主题讲座在我馆顺利开讲

周开亚先生与协会成员合影


(作者:科普活动部;编辑:njstm)